中文域名:贵州省慈善总会服务中心.公益

→ 慈善动态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爱在贵州・慈善讲坛”开讲 | 肖诗坚分享乡村教育新理念

分享到-微信×

2025-04-18 14:15

近日,由贵州省慈善联合会主办、贵州省慈善总会协办的2025年首期“爱在贵州・慈善讲坛”上,田字格公益创始人肖诗坚深情讲述了自己投身公益事业的初心,以及探索乡村教育破局之路的实践与思考。

62e7c2d56d8b4fac9c0ee0196d925080.jpg

首期“爱在贵州・慈善讲坛”现场


肖诗坚回忆说,2008年汶川地震后,她作为捐款人,发现当时的流程和技术水平,无法及时了解所捐款物具体去向和用途,这一经历深深触动了她,让她萌生了创立一个能让捐款人清晰掌握捐款去处及用途信息的民间公益组织的想法。


此后,肖诗坚全身心投入公益事业。2010年,她创立田字格助学公益机构,为贫困地区孩子提供助学和支教服务;2012年,在贵州省威宁自治县哈喇河乡海拔2500米的大山深处,创办了田字格第一所乡村小学;2017年,田字格公益与正安县教育局签署协议,接手兴隆小学,开启了乡村教育改革的探索之旅。


4100bae705f46fb4181fe76a5cb7875b.jpg

肖诗坚分享公益历程


随着在乡村教育之路上不断前进,肖诗坚又敏锐地发现,很多来自乡村的孩子,即便考上大学,仍面临就业难、城市生存难等问题。这让肖诗坚开始思考,乡村教育到底是为谁而做?出路在哪里?


以“乡村教育的破局之路”为核心,肖诗坚结合田字格公益在贵州正安、贞丰、兴义3地建立的3所未来村小的实践,分享了田字格的育人理念。


她说:“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走出大山,或者一定要走出大山。就像俞敏洪老师讲到的,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特点,他们生长的环境不一样,人生追求的目标也不一样。人生如果要幸福的话,重要的是找到自己正确的定位,乡村孩子也如此。所以我们说,走出大山能生存,留在大山能生活,面向未来能生长。这是我们希望培养的孩子。”


正是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田字格公益开始探索“乡土人本教育”模式,将自然、生活、文化融入课程设计,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健全人格与未来视野,培养“立足乡土,敬爱自然,回归人本,走向未来”的新一代乡村子弟。

73d7991d68fe2ed9bf1e5e8b99c88dde.jpg

首期“爱在贵州・慈善讲坛”现场


截至目前,田字格公益在贵州共创办了3所示范学校,分别是正安县的“大山里的未来学校”,贞丰县的“稻田里的未来学校”和兴义市的“峰林里的未来学校”,其乡土人本教育的课程理念模式也累计惠及100多所乡村小学,20000多名乡村学生和1000多位乡村教师。


讲坛接近尾声时,有观众问肖诗坚“做公益你快不快乐”?她笑着反问道:“你看不出来吗?”肖诗坚坦言,公益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她始终坚信,问题总有办法解决。


下一步,该讲坛还将持续邀请公益慈善领域的专家学者、领军人物与爱心实践者,分享公益智慧,传播慈善文化,集聚慈善资源,营造“人人知善、人人崇善、人人向善、人人行善”的良好慈善氛围,助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公众号封面.png




  • 官方微信

  • 扫码献爱心

贵州省慈善总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gzscszh.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编号:黔ICP备14002713号-2、公安备案编号:52010302001630

电话:0851-86505319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瑞金北路天源大厦18楼 邮编:550003

技术支持:北京厚普聚益科技有限公司